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一种鸟声的森林并不美妙

寻谣计划 寻谣计划
2024-09-07


一个人真的可以“抵达”一个人吗?用半小时或一小时,向对方解释你是谁,想要做什么,提出问题、翻译问题,告知对方在哪些意义上可以帮到你,给你想要的讯息。


或者进一步问,在以“寻找”为出发点的路途中,我们想要抵达的究竟是什么?


是一个人珍藏在记忆里的那段旋律,是他(她)快要被遗忘的童年生活,还是通过一场或不止一场贸然但善意的对话,只是让一个可能很久不曾感到“被好奇”的老人短暂地得到倾听者和陪伴感。


在真实的寻谣过程中,这三者常常是交错存在的。每段旅程都不会纯粹地指向单一目的,而是近乎暧昧地同时包含了三种愿望,以非常个人化的浓度调配、组成每个人各自定义的“寻谣”。



回想上个月刚结束的佛山寻谣,虽然仅是短短一周,却因一次次交流与共处得以看见每个人心底的通透与珍贵。基于分工的原因,大家在过往回顾文章中比较多只能看到我的视角,这对于呈现真正的寻谣不得不说是很片面和可惜的。


只有一种鸟声的森林并不美妙,寻谣也该有大家的声音,有更多没被呈现的歌谣、更多与老人的相遇、更多理解和传达美的视角、更多种体认生活的感官通道和价值取向、包括更多个人记忆与寻谣旅途碰撞的反应,才能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寻谣。


因此这一次的总结,欢迎走进大家的目光和世界,相信你会不虚此行的。



(注:由于内容篇幅或视角独特性,倩莹和阿龙的部分会在之后的推送中单独呈现,敬请期待。此外,每个人的分享总字数会标出,希望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认真看完,包括仔细看完彭彭拍的片子,当然,更期待明年你能与我们同行。)


俊贤

寻谣志愿者

从方言音乐到广府童谣

一场面向故乡的“大海捞针”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1985字


人与人的相遇大概都是“缘分”使然的,我相信缘分,它就像一组无法解释的数学模型,即使令人难以理解,但它却能准确地让“人与人”、“人与物”相遇。说起来,与寻谣乐队的相遇大概也是因为”缘分“吧。


平日里我少有参与群聊的交谈,即便如此,我还是偶然在一个群聊里得知了寻谣计划招募志愿者的消息。


”寻谣计划?还有这种活动?哦,原来是小河啊“,一边浏览着推文,我回想起了小河老师拿着中阮身影。


说起来已经是3月份的事情了,那时正值春日,我偶然刷到了一个《米店》的视频,好几位歌手在一片翠绿的草地上奏起乐器唱起了歌,在歌曲结束后,小河清唱了一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这一句点睛之“唱”给我留下了的印象。难得一见的音乐人来佛山了,当然要把握机会了,我拿起手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几日后我便来到了书店,参加了寻谣计划的第一个活动。



在书店的乐坊中,寻谣乐队为我们介绍了6首从不同地方采收到的童谣歌曲,听众们一起听,一起学,一起唱,这些童谣就这么传播开了,这让我联想起2014年在广州参与林生祥和钟永丰的创作分享会,那一次,算是我长大后第一次接触方言民谣音乐。


虽然汉语音乐在国内占了最大的占比,但是方言音乐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出生在粤语流行歌的发源地——广东。《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红日》等歌曲早已红遍大江南北,还有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这些都是方言歌曲的经典。透过林生祥,我头一次接触到了客语歌曲,也头一次接触到用民族乐器月琴演奏流行乐的型式。


林生祥


而寻谣计划可以说更深一层,因为他们要找的,是那些几乎被遗忘的民间童谣。


既是粤语、又是童谣,按理说我从小应该也听过不少才对,《排排坐》、《落雨大》、《氹氹转》、《有只雀仔跌落水》我都能想起来……但你要问我佛山本地的童谣,这就难倒我了。虽然听过不少儿歌,但它们都是本地的吗?或者他们真的是老童谣吗?有些歌谣我真的整首都会唱吗?除了这些,还有我没听过的歌曲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我心中涌现。“我想了解更多的歌谣”,这个想法已经挥之不去了,而接下来的一周,我与许多歌谣相遇了。


寻谣寻谣,到底是怎么“寻”的呢?方法很直接,就是问。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行出没在各种场景,公园、学校、街道、村落,采访过学者、民间艺术家、非遗传人、一般民众,然而随着采访的进行,我逐渐意识到,挖掘童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要满足的条件很多。


首先得是年纪较长的人,他们要对音乐有印象,其次是一般民众要愿意接受访问,再来是记得的音乐尽量是不曾发掘过的。公园里运动休憩的老人、村中集市边闲聊的老人、闹市街边小憩的老人……有愿意分享的,也有拒绝访问的;有印象深刻大方自信地演唱的,也有记忆模糊但愿意努力回想的。有的时候一天下来,能问到有用信息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我头一次体会到了“大海捞针”这个词的含义。



但正是身处茫茫大海中,每一次的相遇才显得难能可贵。在一次又一次与长者相交谈后,总算是有一些收获的,比如我没听过的完整版的《月光光》,比如哄孩子的《嗳猪乖》、比如形容女子人生的《禾雀仔》,还有《五更鼓》、《落雨微微》、《鸡公仔》、《打手仔》和最受大家喜欢的《儿安眠》等,还有一些传统的民谣,如《朝朝攞把米来嚼》、《归山与乎卖桂鱼》、《右摊清代民谣》……


这些民谣的收集,对于我来说是可贵的,这正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初衷——了解更多佛山民间音乐。但这个活动不单单补足了我对于本地民间音乐的空白,更重要的是补足了我对于这个地方的历史、过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状态的空白。


在与人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不同年代的人们的生活,战争年代、发展时代、文革时代……生活于不同世代的人有各自的生活状态。这个过程中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记得了”和“要做工”。是啊,仔细想想,以前的中国物质匮乏,社会动荡,人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证,等到了社会稳定,又迎来了发展潮,大家都忙于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有闲情逸致学歌唱歌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在现在这样稳定、富足的年代,文化才能这样蓬勃发展吧。因此我们听长者们说得最多的另一句话就是“现在的生活好啊”。对啊,生活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我们年轻人是幸福的,拥有网络,有物资,还有向全世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其实除了与长者们的相遇,寻谣计划成员和6位寻谣志愿者的集结在某种意义上,也能算是一种相遇。除了白天分组寻谣,每晚的晚饭时间大家基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当天寻谣的心得体会,寻谣乐队的成员也会分享他们以往寻谣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达成目标,提高寻谣的效率,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建立起了感情,倒数第二天大家去了平沙岛寻谣,一个淳朴又美丽的河中小岛。当看到大家在岛上开心游玩的照片时,我也倍感欣慰,大家相处的真好,自己没能去太可惜了。



相遇是偶然的,能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我们有缘,那应该还会再次相遇的。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寻谣计划,期待下一次再会。


老王

寻谣志愿者

暂放“私心”

当音乐如呼吸般自如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2521字



凌敏是寻谣小队里最后离开佛山的人,11月19日下午,在她离开前,她和阿龙还有我到顺德杏坛青田村回访刘宝庆叔叔,我们把相机以外的随身物品放在了刘叔叔的祖屋“悠然居”里头,凌敏把她手机屏面朝下放在桌子上专注聆听刘叔叔介绍他的书法作品和词本,后来才转到庭院石凳上喝茶聊天,小小的院落、桂花树、围墙、向四周延展的绿色植物连接成了有限的、明确边界的封闭空间真空化状态,沉浸在对话里的大家好像都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摄影:老王


Mika联系不上凌敏转而打电话给我,提醒预约的车已经到了,Mika和司机师傅的来电似乎让静止的时间快速流动了起来,我们匆匆告别刘叔叔,阿龙拖着他的自行车和我们一起穿过巷子,凌敏缓慢地挪着受伤的右脚坐上了去往深圳机场的车上,告别他们后,我才真切地感觉到“寻谣计划·佛山站”旅程要暂告一段落了,这期间因为我们不同的身份产生很多不同的细腻的感受,我想试着从一个非从事音乐/艺术行业的志愿者的角度,分享我所感受到的精准部分以外的一些特别美妙的东西。


参加寻谣动机的不纯问题及现状


参加寻谣计划,除开想要投身参与自己关注了一段时间的项目外,其中一部分原因还隐藏着自己的私心,比如:想要近距离了解我所喜爱的音乐人在音乐以外的样貌和状态;寻谣中的他们和我在耳机、现场里听到的他们是否有一致性等等。


这些私心在寻谣正式开始后我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因为寻谣的整个发生、运行过程充斥着我的脑袋,加上不想被认为“目的不纯”以及社恐、纠结属性的加持,以致于在跟他们告别的最后一刻我都没有面对面向小河老师和熊熊作业表达对他们以及作品的喜爱。


把话语权、选择权交还给每个人


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都会影响自我表达,无论是团队每天的晚饭后讨论分享还是走街串巷跟老人交谈的过程都在做“把话语权、选择权交还给每个人”这件事情上。第一天的寻谣小站结束后,是志愿者培训时间。事先我已经把“培训”与“被安排”划上等号,培训时意料之外大家在陆续说:“你们每个人的特长或者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在寻谣计划佛山站你们有什么设想或者想要做的事情吗?”、“我们不会拿大家当工具人,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如果有特殊需求可以提出来,我们尽量协助安排”......


后面和凌敏一起爬山,她理所当然地跟我分享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想剥夺每个人选择的权利,给太多的条框的同时会限制住创造力失去一些规则以外的东西,同时也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家快速度过磨合期。可以被足够多的尊重、信任、善意、支持和自在包围,在一个舒服的节奏里开展在地性的粤语童谣搜寻,在当下变得格外珍贵。


脱离预期的设想


第一天天空灰蒙蒙还下着雨,我们到达位于禅城的兆祥公园开始分组行动,我抽到的是由朱朱担任寻谣前哨的虾兵蟹将组。“孩子们你们认命吧,你们都跟着我!”这是朱朱说的第一句话,朱朱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很可爱,亲和力强,还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韧劲,直到现在我依然荣幸能成为虾兵蟹将的一员。



期间问了几个老人大多以“没怎么听过”、“以前听过粤语童谣但现在不记得了”为由宣告话题终止,这和我协助寻谣计划团队“找到粤语童谣并将其活化”目标和预期大相径庭,也忽略了在寻谣过程中可能会跌进任意的未知的预设,甚至在后来连上前询问以及聊天的勇气都没有,下午,天依旧灰蒙蒙,我的心情也被染上了灰蒙蒙的颜色。


晚上开会我把我的失落表达了出来,相较我悲观的情绪化的抒发,阿龙里奇俊贤他们提出了一些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也许摆在面前的问题的答案仍未出现,也许在寻找答案的过程还会不断涌现新问题,但在寻找的过程中会促使我们去思考。也许,找到童谣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副作用,尝试着承担起失败的风险中在探索中通往未知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意料之外的结果走向


第二天在顺德逢简市场一个闲置的舞台上,有人在避雨,有人摆摊做灰指甲生意,有的老人在打牌,熊熊一会儿跑到地摊那儿跟摊主聊天,一会去另一边角落,看大叔大爷们打牌。四旬、朱朱、俊贤拿起乐器演奏起一些熟悉的旋律,主动对老人“发起进攻”。没一会音乐魔法奏效了,爷爷们开始围观讨论乐器然后开始跟唱,最后有个老人主动走过来了和我们分享了一首他儿时的一首红色歌曲,他是今天72岁的梁伯,平时开拖拉机,有时候在逢简水乡兼职做导游给人家唱歌。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凉果店,被店里的老奶奶吆喝进去,我们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且顺道坐着和奶奶聊天看看能不能找到童谣或者她和童谣有关的记忆。奶奶在卖凉果以前是做挤牛奶的工作,一挤就是四十多年,街坊都喊她“奶妈”,说着她还把手掌伸出来给我们看,长期从事重复并且需要力量的挤奶动作导致手指弯曲变形了。


奶妈爱好观看体育运动,鲜少听歌也不爱唱歌。在告别前,大伙帮衬奶妈买了一些凉果和竹蔗水,当时天空还在下着濛濛细雨,我翻着四旬发在工作群里的歌谣本,随口说了句“落雨溦溦”,奶妈一边结账一边像呼吸一样自如地接了句:“落雨溦溦 水浸田基”。虽然后面奶奶和伯伯都回忆不起后面的词和曲子,但是这对我来说也足够珍贵,仿佛看到小时候的奶妈和现在卖凉果的奶妈重合在一起了。



后面两天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参与到团队的行动里,但是也还没有放弃对粤语童谣的寻找。顺着奶妈唱的两句歌词,我试着去向住在西樵的坡叔打听《落雨溦溦》这首童谣,在误打误撞中终于看清了这首歌谣的全貌,花了一番力气要找的歌居然离自己这么近。


坡叔演唱《落雨溦溦》

摄影:老王


跟凌敏一同回访完九江姐妹后,好姨时不时会分享她们歌队的作品,她们的灵感来源可能是来自于江边、捕鱼船上、饭桌上或者水里的鱼,她们在吃饭、买鱼、打鱼时都在歌唱,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音乐。我觉得她们的气质跟寻谣计划很相配,回到日常生活现场是很重要的,在地行动就是最重要的即兴现场。


无论是让人泪光涌动的《儿安眠》,还是灵动富有趣味的《五更鼓》,歌谣成为了语言终止处的东西,它给与我们更多的感受和情感,那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它们可能是共鸣者心中比艺术更艺术的东西。童谣陪伴很多人走过了单纯美好的年代,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走到陌生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记忆深处,近距离感触到那个珍贵的存在。


寻谣小站结束后的自由交流时间里,大伙都分享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也说了短短的一句话:希望接下来的一周我能尽我所能为寻谣计划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我觉得我已经做到了(虽然有时候会帮倒忙)。


里奇

寻谣志愿者

没有一颗心

会因追求梦想而受伤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923字


第一天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差点没去启动现场,险些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怀着忐忑的心情观察寻谣乐手们的表演和志愿者介绍环节,怎么每个人都会乐器,我是不是可以收拾东西撤了,心里嘀咕。幸运的是微信另一端的朋友鼓励我留下,寻谣小队也接纳了我。


每天都有很多反复回味的故事,但有三段切片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在刚开始的两天我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虽然提前看过寻谣计划之前在别的地方的行动记录,但是对我这样一个没有专业音乐技能的志愿者似乎对将要发生的事仍然毫无概念。也许是团队里轻松平等的氛围让我可以自由地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中:我的粤语还行,那就上去“勾引”老爷爷老奶奶或者充当翻译;勉强能做些摄影记录,那就扛着相机试试;对顺德半熟不熟,那就当个地面引导。这个团队就像一团无形的溪流,将每个人温柔地推向他的应许之地,在晨光中自由地上下游走。



在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之后,我似乎也没有将其认作一个工作或任务,因为这些人实在太有意思了。和朱朱老师第一次长对话是关于要不要买一个适合iPad Pro的转接头,那甚至就像一段偶然发生在巴士上的即兴漫才。在餐桌底下和四旬一起为直播间大胆发言直拍大腿,在饭后会议上因为倩莹和爷爷的往事落泪,看小河老师欠身双手捧过倩莹的速写本认真地递给老人,看老王如何救尴尬对话于水火之中,同阿龙畅想每天晚饭吃什么,听俊贤讲“没有人能阻止我去看惘闻”,每日被mika和小虎治愈。


寻谣过程中最重要的那个切片也许是我们总是收获来自他人的善意。当寻谣缺少线索的时候,我的朋友L马、阿基哥、岳坛、宝欣和小铭主动帮忙联系和想办法,最后帮助我们找到了几位很重要的童谣贡献者。在同刘宝庆老师分别的时候,我们很感激他贡献的童谣集,他讲“应该的,这样的文化传承很重要”。我想,相似的人最终都会奔向同一个出口吧。最离谱的可能是吵醒还在家睡觉的伍老师,他一骨碌爬起来帮我们四处联系。当然,最重要的是村口、街角和公园里素不相识的老人们,他们总是在羞涩地表示自己不会唱之后重新唱起旧时的歌谣。


拜访伍老师 摄影:老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讲:“没有一颗心,会因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这段奇妙的旅程也许不会因为我们开始回忆而终结,相反,它正以某种不同的方式持续流淌。

李一

寻谣志愿者/演出嘉宾

以前的时间很慢

我可以坐一趟很久的列车

去看望我的太婆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1170字


摄影:FM985城市民谣


从听小河老师的歌开始,到现在好像已经过去十年了,第一首歌是那首他和周云蓬的《不会说话的爱情》,我喜欢里面那句“日子快到头了,果子也熟透了,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


那时候还是高中时期,每个人都忙于高考,映入眼帘的是试卷和黑板上满满的课题讲义,我像个异类,在这个大潮之中脱离开来,傍晚就偷偷跑出高中附近的小卖部喝上一小罐老珠江,然后回到课室,参加晚上的模拟考试,那时候在回去的路上,就用手机连着耳机播放着一些那时候大家都不听的歌,而这首《不会说话的爱情》正是其中的歌里面的一首…而后来的时间里,是在出社会的后几年了才慢慢明白歌词里描绘的意思,只是回想起那段高中的日子,这样的歌,在那些试卷和苍白枯燥的课题讲义里,让日子变得稍显温暖。



时间的大潮啊,总让当初觉得自己可以在未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衰败下来,后来才觉得自我的意志只不过比尘埃还微小罢了,可能是我悲观的想法。而这次和小河老师一起的寻谣活动,似乎让我这种“悲观”得以延伸了…


“童谣”好像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面,好像只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回想起来,那是九十年代的时候,在老旧的卡带播放器里放出的歌。当我走在现在生活的城市里去寻找童谣的时候,我才感觉到那种与时代的割裂感,那些遗失在时间中的歌谣从老人们口中唱出的时候,恍惚间才感觉到,好像这些老人们早已被遗忘了,被丢弃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浪潮里,我曾和参加寻谣的团队说过,当我们走进那个老人活动的公园里的时候,那里就像一个很大的“放风场”,老人们在里面聊天,游玩,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似的动作,机械化地为自己人生最后一段路写上句号…



而童谣好像让他们找回了年轻的感觉,回想起来,那时候他们也是孩子啊,听着上一辈人唱着,时间是不断循环的圈,当从他们老去的声音里唱出年少时听过的童谣时,他们仿佛回到了年少时,而我们也好像变成了那时的他们…我想起其中一位老人和我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哪里会听什么童谣啊,他们一听可能就觉得要回到那个吃苦的年代,他们不会喜欢的”,但她还是很开心地给我们唱了几首儿时听过的歌,她说很开心能见到我们,她是佛山86岁的娴姨,当看到她孤独地走上回家的楼梯时,刚刚那种短暂的快乐好像让生活变得没有那么糟。



总会有一点点微光的,至少我们还“记得”,这或许就是音乐所给予我们许多人的意义,童谣把我们几代人串联起来,在这个流动的城市里,旋转交织着过去和现在,我怀念以前,只是因为当下的环境罢了,以前时间很慢,我可以坐一趟很久的列车去看望我的太婆,那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在祖屋的门口等待着我们归来,那时侯,乡村里的水果是那么的甜,夜晚的星空散发着番石榴的味道,我喜欢在门口和那只走丢的白色小狗一起玩,太婆总会坐在轮椅上拿出一两块钱给我去县城里买冰棍吃,一切都无影无踪了…



小河

寻谣前哨/发起人

童谣就像那几天的太阳

一直躲在云雨后面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421字


一周的佛山寻谣好短,临走那天感觉才刚刚摸到这座城的脉搏。


到佛山第一天,一个骑车的老伯在我们吃饭的桌旁摔倒,开始了我走向他们的旅程。而童谣,却并不是他们最想跟我分享的。


帮我们写下“佛山寻谣”四个字的何绍祖爷爷送了我一本《何淡如研究》,梁国澄馆长给我们紧急补课如何才能真正认识佛山,鸿胜武馆的两代掌门为我们展示太平刀法,还有冰姐的《大妗姐之歌》,顺德的麦国强爷爷自编自导的龙舟说唱,我们要找的童谣,似乎跟那几天的太阳是一伙的,一直躲在云雨后面。屋棚下,大家都在等雨停。


寻谣第5个年头了,这件事的意义还是我自己曾相信的那样么?甚或,对你或对他人,你觉得它还有意义么?雨没等我想好这些就停了,有些答案并不是想出来的,它是在你继续前行中让一些类似“奇迹”的瞬间唱给你听的。


那天,《儿安眠》从余奶奶口中唱出,护理院外的汽笛声都变成了它温柔的伴奏,眼泪从未这么无拘无束的流下来。



还有那些我们一起并肩寻谣的同事和志愿者,每次你们的分享都是这个计划真正的意义。


四旬

寻谣档案/钢片琴

那些未被选中的歌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1872字


寻谣计划·佛山站一共寻到了72首歌谣(包含同一首但多个版本),除了在童谣音乐会录制的童谣之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童谣、民间谚语,下面我与大家分享其中的5首。



#寻谣计划·佛山站的第一首歌


凼凼转,菊花园,

炒米饼,糯米团,

阿妈叫我睇龙船,

我唔睇,睇鸡仔,

鸡仔大,我捉去卖,

卖的几多钱?卖的几多只啊?


凼凼转,菊花园~

凼凼转~啊转~

啊转转转~


这首歌其实在2020年上海站的时候,寻谣团队就曾听音乐人Erica唱过,来到佛山的第一天,小河就在网上请Erica再唱了一遍,它成了我们佛山站的第一首童谣,不久后我们在梁馆长那里也听到了这首《凼凼转》。



#婚嫁三部曲


在佛山有许多《鸡公仔》,据说中山有《鸡公仔》,肇庆也有一首《鸡公仔》,内容大同小异,或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歌谣互传之结果:“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妇甚艰难...”


鸡公仔,尾弯弯,

做人新妇甚艰难。

早早起身都话晏,

眼泪西西入下间。

下间有个冬瓜仔,

问过安人煮定蒸,

安人话唔煮,老爷话唔蒸。

蒸蒸煮煮唔中意,

做人新妇难出声。

三朝打断四条夹木棍,

五朝跪烂九条裙。

咁靓嘅红裙都跪烂,

咁硬嘅石头都跪崩。


尽管个个都知道媳妇难做,但是却有许多与出嫁有关的童谣。


在一些文本资料中我们发现一首《同年姐》:

同年姐,问你几时嫁?

初一初二嫁,买盒胭脂买盒茶。

搽白面,似观音,

着起红鞋坐轿心,

俾条灯心做轿扛,

俾条咸草做轿床,

柔柔软软过河江

...


另一首《鸡乸乸》是一首从弟妹的视角唱大嫂的歌谣,这《同年姐》《鸡乸乸》这两首的隐秘关联是,其中女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搽白面,似观音,着起红鞋坐轿心”。


鸡乸乸,白花花,

阿嫂梳头去外家。

阿哥返归你咪话,

等我买盒胭脂米粉过你搽。

搽白粉,似观音,

着起花鞋坐轿心。


因此我们可以听到不断流变的童谣,同一句歌词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此外,即使是同一首歌曲,不同的老人唱也有不同的歌词,也许与传唱人性别、年龄、所处时代、生活背景都有关联,例如童谣《拍大肶》的两个版本,它们分别由50年代生的男性以及30年代生的女性唱出。


拍大肶,唱支歌,

人人话我冇老婆,

嘀起心肝(下定决心)娶翻个咯,

有钱娶个娇娇女,

冇钱娶个豆皮婆!


梁成坡爷爷

摄影:老王


梁成坡爷爷68岁,曾任中学教师主要学习广府说唱曲艺,内容包括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南海采桑歌(哭丧调、叹命)。近几年一直参与龙舟说唱传承工作,不仅是夏令营还是活动邀请,他都不遗余力地免费开班教学。在这首《拍大肶》中有着很强的男性视角:“人人话我冇老婆,嘀起心肝(下定决心)娶翻个咯!”


另一首《拍大肶》来自90岁的黄瑞云奶奶,据说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自梳女,终生未嫁,这首歌,笔者认为更接近小孩之间捉弄对方时所唱的游戏歌,最后的人名可以随意替换,在性别上也更加模糊。


拍大髀,唱山歌

人人话我冇老婆

走去佛山摞几个

一个秋莲姐,一个叶秀娥

(秋莲姐和叶秀娥是人名,黄婆婆会念,但是她不清楚取什么字)


黄瑞云奶奶

摄影:李一


#最具画面感

花灯碌碌转,番鬼*爬龙船

扒得快,好世界,

扒得摸*,甩个鼻哥


*粤语把来自外域的外国人统称为“番鬼”

*扒得摸:扒得慢

*鼻哥:鼻子


伍翠芬奶奶唱的《花灯碌碌转》像一个某个世界的神秘隐喻,“扒得快,好世界”,是什么好世界?“扒得摸,甩个鼻哥”则对好世界避而不谈,很幽默地聚焦在了人物面部。



很快,在刘老师唱的《卖羊卖咩》中听到了相同的歌词,但它像是《花灯碌碌转》的拓展,只不过“花灯碌碌转”变成了“风车氹氹转”,而风车从哪里来呢?从蛇旋转的尾巴里来。



卖羊卖咩,卖到老鼠担遮*。

狗仔忙(饮)住去拉位蛇,

蛇摆尾,似风车,

风车氹氹转,番鬼扒龙船。

扒得快,好世界,

扒得摩,(甩)无鼻哥。


“担遮”是打伞、撑伞的意思。



Mika

寻谣制片

大巴上的《儿安眠》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469字



作为一名有4岁孩子的妈妈,我在过去无数个夜里唱各种版本的摇篮曲给孩子听,在佛山找到的这首《儿安眠》却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一首。歌词里“妈妈只要儿入梦,儿要妈妈看月圆。云盖月光难望见呀,乖乖呀,快快眠。”我想起那些个怎么哄都哄不睡的焦虑夜晚,妈妈想要孩子赶紧睡啊,我好去把碗洗了、把衣服晾了、把工作做了,可是孩子还舍不得睡,他还想再跟妈妈多待一会儿,指着天上说妈妈你看月亮好圆,这时候妈妈哪有心情看月圆呢!童谣现场时,余奶奶说唱到这里不能太大声,这样会吓到孩子,我会心一笑,心想我完全能理解摇篮曲越唱越大声的烦躁。


Mika与小虎在童谣现场

摄影:FM985城市民谣


童谣现场结束后,跟着工作一天的小虎累了,在去往演出场地的路上崩溃大哭,我怎么安抚都不见效,担心车上的大家受到影响,我急忙拜托中巴师傅开门让我们先下车。没想到车上没有一个人埋怨,反而是一起唱起《儿安眠》,伴随着小虎嘶吼般的哭声,大家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温柔地唱,直到小虎在我怀抱里抽噎着睡着,顿时我不安的情绪也获得缓解。找到一首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童谣,让处于此时、此地、此景的人们获得心灵上的抚慰,这或许就是寻谣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吧!


朱朱

寻谣前哨/小提琴

背着乐器去寻谣

确实赋予我们强大的力量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935字


2022年11月7日,在这陌生的环境中,也是第一次带组和志愿者们一起开启探索歌谣之路~


其实每天离开酒店都会有些忐忑不安却又充满色彩的神奇之旅,总是担心会不会今天下雨 公园里老人们不出现…担心去的地方,老人们都不热爱唱歌?然而这些又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惊喜所感动到。



记得在紫南村遇到了简奶奶,当时她正用小锤子敲敲打打着。她告诉我们,是正在做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装贡品用的碗。很神奇,没有任何粘合剂,在敲敲打打几下后,小红纸就和下面的黄纸粘在了一起。四边的开口处经过折叠处敲打几下,竟变成了一个可以装东西的碗状~仿佛就像彼此陌生的我们,因为歌谣建立某种链接,不需要特定的身份,不需要特殊的时间和地方。


摄影:老王


就在与奶奶交谈的同时,另一位伯伯也来了,看见了我身后的乐器,与我快乐地攀谈了起来,问我是什么乐器,几岁学琴之类的,打开了当时尴尬的局面。不得不说背着乐器去寻谣虽然重,但确实赋予了我们强大的力量,这大概也是音乐魅力的一种吧。最后这位简奶奶看着我们找出来的歌词,让我们组录下了第一首干净完整的《排排坐,食粉果》这首歌。也正是如此,为我们后面几天的寻谣打开了新的局面(老人听到老人的声音会更加有亲切感)。


摄影:老王


第二位令我记忆深刻的不得不说是刘伯伯,也就是刘老师。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师,本来我想渲染一下气氛,提到您一定离不开那个属于您的讲台,刘老师却给了我们一个词:“百感交集”。身为老师的我,也是非常能够感同身受啦~为什么说是记忆深刻,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位灵魂与寻谣的我们有碰撞的前辈。


下图是刘老师从网上和记忆里留存并打印下来的歌谣的一部分。


打印歌词与孙女照片


刘老师说,每次他教唱童谣给孙女听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很开心,也会学着唱,或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改编了唱来回应刘伯伯。我想这或许就是童谣本身的力量吧。


我记得,那天深夜我剪了28歌的音频,很累但很幸福。令人觉得更幸福的事是,我们将刘老师请到童谣活化现场,教大家唱了《清风一把扇》、《五更鼓》两首歌。


摄影:FM985城市民谣


说到活化现场,实在不得不提到的是余奶奶教唱的令人催人泪下的《儿安眠》,当我第一眼见到余奶奶就被奶奶提拔的身子、内涵的气质所吸引。一颦一笑都是当年大家闺秀的风采。当奶奶开口歌声响起,让我整个人沉静了。是温暖、是久违的平和、是亲人的口吻…想想自己已有太久没有回家看看了…在演奏间奏的时候,我尽量不看他人——那些哭倒一片的人儿,我怕我也会控制不住…


在与老人的接触中,仿佛是一次次灵魂的交换,交换故事,交换时代。



彭彭

寻谣纪录片导演

幸运的小孩

正打捞着记忆的漏网之鱼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244字


寻谣本身近于奇迹。


那些老人还记得半个世纪前的事吗?那个年代生活是什么样有歌谣传唱吗?


是的,正如你能想到的,绝大部分老人回答都是我不记得啦,或我很小就开始干农活,从早到晚某得寒啦(不得闲)。


也正如天空偶有流星划过,那些记忆长河里存封的珍珠,我们这群幸运的小孩,用笨拙的方法,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将他们打捞。


在走村串户中,在与老人攀谈过程中,慢慢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不管是儿时的故事还是要找的歌谣,都十分珍贵,我们照单全收,和老人链接的那一刻,我们和平行时空的我们相遇,老人亦和远去的他们相遇。



凌敏

寻谣文字

给那个尚未到场的你

谢谢你,让我成为“我”

向上滑动查看

本部分字数为5778字


亲爱的小凌:


你好呀。我是,三年后的你,在一个和2019年类似冷度的冬天,在夜晚温暖的咖啡店里给你写信。


你会不会纳闷,为什么叫你小凌呢,在上海的这些年,朋友们通常叫你小敏。这个呀,还要从你在两年后要参与的一个项目说起。去年春天,在去到山西晋城和项目的小伙伴们相遇时,你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有了小令、林强和大琳,加上你都够组一个Four Lin Love女团了(这是你在那个团队里说的第一个谐音梗)。


哦对,这个时候的你应该还不知道寻谣计划是什么,而你可能也猜不到,因为疫情,三年后的我要戴着口罩进出公共场所,还要经常做核酸,好在这一切似乎快结束了。算算日子,再过二十几天吧,你会在PSA的某个活动里偶遇一种让你很惊讶的,音乐带来的奇妙感受,然后,你和它的缘分就开始了。对此我不想剧透太多,希望看到这封信的你,还能带着好奇,把自己交给当下的直觉去聆听和抵达,毕竟言语能形容清晰的事物总是那么有限。


前几天我又去PSA了,看展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在三年里我居然和展览里相关的人和事有了这么多的交集,其中当然也包括小河和寻谣。好了不要再问我小河是谁,简单说呢他是一个白头发爱唱歌的人,至于剩下的,你很快就会知道。

 

在你还没成为我的三年里,我参与了三次寻谣的旅途,今年去到的是广东佛山。你还没去过佛山吧,我也是第一次去(那里的食物真的好好吃啊)。去年在北方城市寻谣的时候,你还是懵懵懂懂的、时常会手足无措的新人,这次你已经要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去完成工作,以及帮助、记录和连接更多人。不知道社恐的你听到这里会不会有点害怕,不过没关系哦,经历了“未来”的我想提前告诉你,这段旅程很美妙,你们和很温柔的一首童谣相遇了,还有,你表现的不错。



年老和年轻就像琴键上的音符,存在的是相对关系。就像现在我比收信的你要年长三岁,那你就比我年轻三岁。这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但你是不是很少意识到,所有的妈妈都曾经是女儿,而也有一部分女儿,会在未来成为别人的妈妈。幸运的女儿会听到妈妈唱的童谣,可只有幸运的妈妈可以心无旁骛而不是满身疲惫地,给女儿唱童谣。年龄会随时间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们年龄相差的距离,和她们对彼此的意义。


就像你小时候做的最简单的数学题,小明比小红大五岁,那么十年后他比小红大几岁呢?还是五岁。


所以哪怕是九十岁的奶奶,也可以有听儿歌的小女孩的心情。而触发那种转换时空的心境的,往往是一些更直接、更本能的东西,比如声音,比如肢体的感受。


回想来啊,佛山寻谣的第一二天其实不太顺利。尽管你在寻谣开始前就遇到了一个广府童谣合集,可是接下来你们以它为线索,却也从某种意义上困在其中。你在第一天就发现,本地的志愿者都好棒,好像比一年前的你更目的清晰,也更游刃有余。他们会说粤语,会乐器,似乎也不那么害怕生人。你和四旬跟着俊贤学唱书上的粤语童谣,边唱边在紫南村的街巷里游走,许是阴雨天,村里老人不多,你还和四旬开玩笑说,只要我们在村里游走得足够频繁,下次来时村里的老人应该已经学会我们“散播”出去的童谣了。你们还说,要不改叫“造谣计划”吧。



第二天寻谣结束,大伙在顺德的粥火锅餐厅里分享一天的困惑和所得。轮到你时你没发言,大家也没强求。那天收获依然不多,你在逢简菜场买了一束姜花,想要送给配合找歌的老人。卖花的奶奶告诉你,要挑花苞多的而不是开盛的,这样能香得久一点。但是老人们都拒绝了你的好意,或许是因为白花不太吉利。只有朱朱笑盈盈地收下了一支。晚些你带着困惑问小河,自己好像对寻谣“祛魅”了,也变钝了,有点提不起劲,不论得或失都在意料之中,不会带来很大的欣喜或失落,而那些眼睛亮亮的、充满热情、思考和善意的志愿者,他们基于真诚的表达让你好羡慕。小河让你试着走出起落的心境,去看事情本身。可这对你并不容易。


第三天上午,你们在吃早茶的餐厅会见了佛山博物馆的前馆长梁先生。他准备了好长的ppt,从佛山建立到命名的历史再到产业工艺与市井生活,在一旁的小伙伴看着早茶里的点心直担心:“你们都不吃吗,它们快要凉了呀。”不过你还是很庆幸有梁馆长的分享,他强调歌谣的诞生离不开在地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如果不正视地方的全貌,只关注在其中生长出的歌谣本身,是无法真正领会它的诞生基础和意义的。可只有一周的寻谣时间,对大家来说确实有些短。


那天下午你和茵茵、小河跟着彼得猫老师去了南海,在路上茵茵问你,经历了那么多次寻谣,哪一次比较容易。你一下子说不上来,好像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难。就像这次有了那么多本地的安排和帮助,却也始终在圈里打转,没有遇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童谣。不过你也告诉茵茵,寻谣最珍贵的地方在你看来是人和人的相遇而不是身份和身份的相遇,看见和听见每一个具体的人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沟通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收获也更难得。你是在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这个团队里被接纳之后,才有更多热情继续思考能为它做些什么的。


寻谣的第四天,这一天你要碰到彭咏梅老师啦。我还记得你提前到达会面的地点,见茵茵和一位短发的女士走过来,你上前就问“你好,是胡老师吗?”“是彭老师”,茵茵连忙纠正。哈哈,回忆这段的时候,我都替你尴尬。



《儿安眠》这首歌也是在这天有了新的线索。中午你们和彭老师在一家素食餐厅吃饭,店主的女儿把饭吃得一脸都是,但是好可爱。



对地方语言和民俗有很深了解的彭老师在用餐时跟你们讲佛山本地自梳女的故事,说她的半生经历、为原生家庭的牺牲,下南洋闯荡的经历和年老之后的一声叹息:“要早知…没早知。”短短六个字,好像什么都没说,但那种遗憾和伤心你却似乎能明白。


第五天,也就是寻谣的最后一天,你继续和茵茵、小河、彭彭一起去梁馆长家拜访,下午茵茵则帮忙联系了去余奶奶所在的护理院。梁馆长家的室内装潢由他一手完成,家中有很多旧书,阳台植物长得旺盛、有许多古物改成的家具,他的妻子微笑着在一旁听你们聊天。



他家门口的地垫一角修剪成山水的形状,说是这样不会挡住上楼人的脚步。他弹古琴、给你们唱有曲调的《凼凼转》,中午带你们在附近吃苦瓜宴。那个品种的苦瓜入口不太苦,是老品种,但对水土有要求,因此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品种的存在了。



听梁馆长说这一切的时候,你联想到的是童谣的处境。得知你们要去拜访余奶奶,他提到余奶奶是个很好强的人,见面时要多赞美她。


那天下午的故事我已经写过一遍啦,而且你也会经历,就不在这里再和你赘述了。那真的是回想起来很特别一个下午,在听见护理院老年病人难受的咳喘之后,又听到余奶奶从回忆里叫醒的歌声,你会觉得时间既残忍又很温柔。那天晚上你在写活化现场的微信推送,一边翻看那本余奶奶作为编辑的佛山歌谣集,把代表“记得”的“记”字看了好久。也是因此你没赶上第二天出发往平沙岛的大巴,但当你一个人在坐船渡江的时候,看着江水,脑海里依然是她的歌声,还有寻梦环游记里“被记得的人永远不会消逝”的温柔安慰。


因为晚到没来得及和小伙伴们会合,你在直播间看大家寻谣,他们正在买豆花,见你进直播间,还问你要不要,你说要,要热的、甜的。


这是你第一次在直播间点菜。



午饭时小河告诉你,邀请余奶奶遇到一些障碍,或许要做好她不会来的准备,但他还是希望你可以再试试。考虑到余奶奶的身体和眼前的多重困难,你对这份新任务有些手足无措,所以当返程的大巴停在活动场地时你闭上眼睛,想要装作睡着了。不过回酒店后,得到四旬鼓励的你后来还是很勇敢地用一封信诚实地梳理清楚当下的状况,去做最后的争取。尽管经历波折,但信有准确抵达,邀请也得到了回应。余奶奶向院长请了假,在次日顺利到达现场。我们都很幸运地,听到了她的歌伴着小提琴、中阮、手风琴、低音提琴、钢片琴,在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场域里发声,一个空间里的三代人都学会了那首歌,理解了唱它时的心情。



一首歌录制完成,你跟着陈雅阿姨送余奶奶回护理院。余奶奶在车上唱刚刚在现场听到的咸水歌《抱孙歌》,落日的余韵在窗外飞逝。后来再见面时陈阿姨才告诉你,在你们去医院找余奶奶之前,她们刚去探望过,说余奶奶状态不太好,站起来就头晕。但你们见到时的她许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基于那首《儿安眠》对她的意义,才在唱歌和讲述故事时精神饱满,歌声动人。她在告别时说,记忆里的童谣带不去另一个世界,它最好的归处是被更多人记得。(非原话,大概意思)



那天晚上,音乐会在佛山的龙舟广场延续。老王在台下帮九江的阿姨们拍照片,而听到《儿安眠》全场大合唱的你,觉得一切像梦一般。结束后你甚至吃不下晚饭,因为心里似乎都已经被月光填满了。


演出时你还在观众区星点般的光影中看到一周前寻谣小站那天去到书店的小观众,一个抱着布企鹅的男孩。心说,这大概就是“回响”吧。



大伙离开佛山后,你多呆了几天。你和熊熊、美香喝茶聊天,分享那些仓促总结里没来得及说出的话,听他们说已经很少跟小河这样慢节奏地交流,因为他太忙了。


你和老王、阿龙去南海九江拜访唱《抱孙歌》的阿姨们,去顺德拜访唱《五更鼓》的刘叔叔,跟着老王一起爬西樵山,去看四方竹林,在老乡种满芭蕉的农庄吃柴火饭和美味的鸡。在山路上她和你说很多她所经历的寻谣,有些你并不曾在场,但那些经历同样珍贵,甚至,她的体会比你还要“灵敏”不少。因此你后来近乎是用写一封信的长度,来邀请大家也分享各自视角的感受,也就有了这篇文章。



当你看到志愿者在相处的过程里流露真诚的眼泪,读到他们所领会的本地生活和故事,理解他们在和家人的关系里嵌入从寻谣中延续的对老人的耐心和好奇,听她们的自省、对美的独到感受,听她们说觉得自己有多幸运,却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可爱和值得的时候,你会天然地想要纠正,那不仅是她们的幸运啊,是寻谣的幸运才对。


离开南海那天你扭伤脚,老王深夜扶你去看医生,贴了一片膏药并包扎后依然行动不便。第二天你们和阿龙一起在顺德喝了好喝的炖汤,吃了桂花味的冰淇淋。你在西樵山和中山公园,还有梁馆长家都闻到过类似的桂花香气,温暖的佛山似乎有心在向来客隐瞒冬天已到的讯息,空气里满是甜味。记得有香道老师曾经告诉你,香不是用鼻子闻的,不是一种追索,而是像听音乐一样,放下自己的目的去循着感知香气的来处,所以准确地说,应该叫“听香”。



把自己交给一个未知的世界或许不能带来“安全”,但不预期的所遇就像“听见”那桂花的气息一样,足以将人心弦拨动。


前几天坐公交时在听看理想电台,那一期主播正好在读观众来信。我一下想起你那封给余奶奶女儿的两千字的信,它让我更确信“真诚无往而不利”。同时,我也不由地想要给你写信。上海的冬天好冷,读信会让一切变得温暖些吧。可这其间的故事好长,几千字怎么说得完呢。



不过,如果一定要我给未来即将迈上寻谣之路的你提一下建议的话,下面的几点会是我想告诉你的(这一点也送给更多想要但还没有到达寻谣现场的人):


1. 每个人和周边世界连接的速度不同,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你大概是后者吧)不过它都不妨碍你去和陌生人建立联系,这一点你不要害怕。

2. 寻谣其实没有固定的所在,也不一定要跟着谁。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

3. 寻谣途中有一些常见的沟通方式或问话方向,但那是灵活可变的,更关键的是你调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在当下老人想要和你说的,和用他们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4. 倾听很重要,保持自己耳朵的灵敏。

5. 找到让你自己舒服的参与方式,不要苛求自己像精密的仪器一样尽善尽美。

6. 重感受,忌贪心。每个人的时间都只有一份,有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会错过另一条路的风景。但你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学着享受当下,也学着在聆听和想象中去往他人眼中的风景。

7. 学会用适度的休息,避免将自己的精力耗尽,它会帮助你更好地出发。

8. 有时你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让对方确信你的好意,那就再试试。

9. 还是不行的话,就放弃好啦。

10. 进入方言区很有效的方式是学会当地的话语,但也不是必须,有时候回到很原始的手舞足蹈甚至目光交流,也能准确传递心中所想。

11. 及时地和团队的小伙伴沟通你的想法和在当下需要的帮助,会帮你节约很多内耗的时间。

12. 你经历的沮丧或纠结甚至幻灭,都可能有人经历过类似的,必要的阅读和面对面交流会让你宽阔,有时还能给到你去面对这些情绪的工具。

13. 如果有机缘的话,尽量和建立连接的老人有不止于单次寻谣的联系,这对你和对对方都会是好事情。

14. 如果做不到上一条,也不要苛责自己。在当下相遇的缘分已然珍贵,你毕竟无法攥紧一切。

15. 真实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仅是对和错就能概括。下判断有时比去做容易,但我相信你不会只选择容易的事。

16. 不要沉迷在一个看起来诗意的想象空间里,却倦怠于思考事情本身的样貌,或连抬眼看一下真实的世界都不愿意。

17.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你希望自己犯错时被包容和谅解,就对伙伴也这么做。如果你希望自己无力负荷时有人能帮把手,就在看到他人有这类需求的时候,给到他/她相应的支持。

18. 你的言辞和行为都不应是为得到赞美而做,而应在你觉得必要时由心生发。基于真诚的表述或许未必漂亮,但一定干净,直抵人心。

19. 记得你在和老人交流时给到对方的好奇、善意和聆听的耐心,希望你能对近处的、家中的老人(包括不只是老人)也这么做。

20. 忘掉上面的那些“建议”吧,去走你应走的路,遇属于你的风景,吃可能会吃的苦,不过到那时候也许你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最后呢,老套但是真心地,还是要谢谢你。


谢谢你冒险般的“抵达”和始终未放下的对真实的求索,关注细小但也向往宽阔。谢谢你在努力放下预设、放下“控制”,把耳朵打开去倾听不同方向的声音同时,也用一个大人的态度始终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在从更想要被真正看见和理解的人,变成更愿意、也更有余力看见和倾听别人的人的途中(尽管这样的途中依然有摇摆),不得不说要感谢寻谣这个契机和空间,谢谢小河和一路遇见的朋友们的表率和善意(落到此次旅途中或许就是朱朱的明亮、熊熊的坦诚、小河的宽和、美香的尽责、小虎的可爱、四旬的轻盈、里奇的诗意、阿龙的敏锐、倩莹的贴心、老王的投入、俊贤的友善、彭彭的低调、李一的领悟、肥二的专业,当然还有佛山电台的大家就不一一点名了,但更早时还有陆上寻谣时的小令、大琳、林强、小罗,还有古伦村第九组的大家。是遇见大家的经历共同组成了后来的你,你也是带着和他们共同的记忆再次出发的)。


同时,别忘了感谢你自己。谢谢你的敏感、诚实,哪怕只是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矛盾、困惑、纠结、怯懦和脆弱。


谢谢你,让我成为我。让我顺流而下,和花、树、精灵、天空,和万物相遇。


比你大三岁的小凌

2022.12.12. 10:41


熊熊

寻谣前哨/手风琴

音乐背后可贵的是生活

寻谣最重要的不是找歌

虽然说过很多次,我还是想再说一次,寻谣最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因为只有在过程中才能看到老人们真正的生活,而童谣就是他们曾经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漫长而又飞快的一生中,那些谣有的已经被遗忘,有的正在被遗忘。我们寻谣所寻到的,就是这些已经和正在被遗忘的生活。


这篇文章发出时,正好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记得两年前的这一天在电脑前写寻谣,字里行间还是一种作为旁观者的感受与想象,那时耳边放的恰好是《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而随着与寻谣的缘分渐增,两年里经历几次共同出发,此间对“成长”又有了新的体悟。

 

“长大”或许不是在年历用完、换上新的一本的时候,也不是在发间有了白色的痕迹、或眼角生出皱纹的时候。它可以是你体会过世界的参差复杂,但依然有余力在心底种一棵干净的树、是淋过一场大雨感冒了,但依然能带着可爱的鼻音唱歌。

 

“长大”不是和心底的那个小孩子挥手告别。而是任经历长出羽翼,继续相信那个小孩,保护那个小孩。

 

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就祝大朋友小朋友们,新年快乐,长大快乐。




 设计 〠 vv 

 文字 ✐ 凌敏

 编辑&排版 ✄ 旷四旬 

摄影 📷 凌敏 老王



【往期回顾】


一场宵鼓、一掬咸水与一窗月光


我不断回想,它不断回响——寻谣计划的2021年


寻谣计划在2020年找到了什么?




 

  演耳  

於聲聞處   自覺覺他


  联系我们  

微信 xunyaojihu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寻谣计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